2023年2月10日下午,北京嘉里大酒店的大宴会厅内,挤满了穿正装或“准”正装的商务人士;座位早已坐满,许多人站在会场两侧和后侧,直到会议厅内也站不下,不少人聚集也在厅外。此时,室外温度大约是5℃;在室内,暖气与人群的热源叠加,使会场不只是温暖,而是很热了。
这是京东健康第三届合作伙伴大会现场,作为合作伙伴大会的专场之一,2月11日还首次举办了年度医生盛典。
与会场密集人群相呼应的是,京东健康在大会期间抛出了密集的信息,展现其如何成为“线上健康消费第一入口”,又将怎样实现“全民全域健康消费第一入口”的战略目标。
京东健康第三届合作伙伴大会
业绩高速增长,多项数据破亿
大会上,京东健康回顾了多项处于高速增长的运营和业绩数据;其中,互联网医院年问诊量、京东大药房服务患者数、医疗器械用户规模等数据均突破1亿。
截至目前,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已拥有近5万名副主任及以上级别医生,打造了27个一级临床科室、151个二级临床科室,外部医生覆盖15000多家线下医院。
2022年上半年,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日均问诊量达25万次;2022年12月,新冠感染高峰期,单日问诊量最高达114万,全年问诊量超过1亿人次。
作为线上线下规模最大的药品零售渠道,2022年,京东大药房已连续第7年增速超过行业平均4倍。目前,京东大药房已服务超1亿患者,慢病患者DOT环比延长37%,有效提升了患者治疗效果。
2022年,京东健康医疗器械用户规模破亿,已是众多医疗器械品牌最主要的线上销售增量场;在营养保健领域,京东健康与品牌伙伴们共同推进“精准营养领航计划”,品牌会员成交额同比增长了92%。
药京采则持续发挥“数字化桥梁”作用,启动了全渠道代理业务,实现了零售供应链价值的延伸,目前已为近百家工业企业带来新增量。
整体上看,京东健康已构建起业内最全的医药健康品类供应能力、最有效率的全渠道流通能力,以及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营销能力。近三年来,京东健康的营收保持了68%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年活跃个人用户数和日均咨询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和213%。
快速增长的数据释放出积极信号。“过去两年,在与合作伙伴们一起服务用户的过程中,京东健康已经成为‘线上健康消费第一入口’。”会上,京东健康CEO金恩林宣布,未来目标是打造“全民全域健康消费第一入口”。
怎样从“线上”跨越到“全民全域”?
如何向“全域健康消费第一入口”迈进?关键在于“全域”二字上,它可以有多个维度的意义,包括覆盖线上线下的“全域”,也包括京东体系内和体系外的全域。根据本次合作伙伴大会上的信息,可梳理出几个关键点。
● 丰富供给,提供“解决方案式”服务
线上资源开拓与运营是京东健康的优势,且已卓有成效。在其他维度,京东健康也在不断做延伸与融合。
在常规在线诊疗基础上,京东健康组建了27个专科中心,进行精细化运营,为患者提供疾病筛查、治疗、康复的全流程服务;在此过程中,与医院、专家合作,使得患者能够在必要时进行线上线下的相互转诊。
同时,京东健康将严肃医疗向多元化的健康咨询拓展。过去两年,京东健康的健康咨询服务角色,从医生拓展至今共涵盖22类专业服务人员,包括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等,可提供500多种医疗健康咨询,能满足更多用户的消费需求。
过去,京东健康将这些融合型的服务通过京东家医等产品面向个人提供。2022年,京东健康还为企业客户提供融合型服务,包括健康管理、就医诊疗两大产品体系,提供覆盖线上线下全场景的、定制化、数智化企业员工健康解决方案。
未来,京东健康将继续沿用专科中心模式,提升专科服务能力;丰富医生与非医专业角色供给,向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式”的服务,而非单一的、单次的服务。
京东健康根据患者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融合服务
● 加大创新投入,完善“医教研”协同
目前,京东健康已建成“医教研一体化”的综合型互联网医院。“医教研”工作原本主要出现在实体医院,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对京东健康而言,这绝非一句形式化的口号,而是有实施在在的动作。
医疗方面,京东健康为医生提供辅诊系统、智能分诊、医生团队等多样化的线上诊疗工具,帮助医生扩大服务半径、有效获取精准患者。“一位在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上执业的皮肤科医生,已经累计服务超过10万名患者,这样的医生还有很多。”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事业部总经理胡亚男介绍。
为了让医生有效进行患者管理,京东健康搭建了院外管理系统;运用该系统,医生可对患者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持续管理和干预。同时,京东健康联合权威专家定制了350种专病健康方案、1000个随访知识库和10余种患者权益,提升管理效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京东健康还为医生创造各种专业提升的机会。例如,不断积累学术论文、学术直播、继续教育、在线执业技巧提升等内容,积累数字化病例,满足医生的专业成长需求。其中,医学培训中心连接了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课程,引入的70多个CME项目覆盖临床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2022年,京东健康举办了超过150场面向医生的学术直播活动,传播最新学术成果。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还要兼顾科研,一直是不少医生的痛点。现实中,科研项目面临成本高、患者失访率不可控、院外数据缺失等难题。对此,京东健康上线了RWD科研平台,将基础功能免费开放给医生。
京东健康RWD科研平台在高效治理院内数据的同时,可打通院外随访数据,为研究者降低成本;通过丰富的随访产品、患者激励体系,提升随访效率和患者依从性,使研究获得维度更为完整的数据。
为了探索前沿技术应用,本次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健康技术产品部总经理李欣宣布,成立京东健康探索研究院。研究院下设脑认知科学、智能健康设备、数字疗法3个实验室;将进行脑和神经相关疾病、智能健康监测设备、数字疗法等的前沿领域研究,进行技术创新及临床转化。
京东健康成立健康探索研究院(JDH XLab)
未来,京东健康将在筛查疾病技术、模拟专家能力的诊断技术、数字疗法等方向上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利用前沿技术支持远程诊疗、重大疾病治疗,疾病管理、医疗科研等场景,为医生的临床和科研提供服务。
可以看出,除了医疗之外,京东健康在教、研这两个“台下功夫”的环节已经进行了大量投入,并将持续发力。
● 开放生态,药械品类全覆盖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药品(包括器械耗材)是医疗健康服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京东健康在医疗供应链方面已建立起较高壁垒,且将多种零售模式结合,实现优势互补。
京东健康在全国拥有完善的药品仓库网络,能提供全温区、全剂型供应链服务,并以此实现了自营B2C药品订单在146个城市当日达,以及在337个城市次日达;DTP药房门店已覆盖全国26个省市,经营超过400个特药品种。O2O方面,京东健康满足“夜、急、私”全场景需求,快至28分钟送达。
京东大药房DTP药房
未来,京东健康将不断深化国内获批新特药全网首发的价值,加速罕见病药品和特医食品等特殊品类的可及性,通过创新支付、公益援助、医保打通等一系列举措,覆盖更多有需求的用户;通过DTP药房,持续推进服务业态的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提高覆盖全渠道和全品类的专业服务能力。
器械方面,京东健康将选取居家监测、呼吸制氧、理疗、康复、医学美护等八大品进行重点扶持和突破;借助京东健康大数据和消费者洞察,与合作伙伴共同孵化独家定制商品;并引进更多类型的商家,包括个人店、企业店、线下店、源头店等,满足用户一站式需求。
更全面的品类覆盖、更深入的精耕细作,需要有合作品牌与商家大力支持,因此,京东健康在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将不断优化体验,守护规则公平,健全商家成长的权益与工具,通过分层的优质供给和有价格竞争力的平台体验,满足用户不断精细化的健康消费需求。
● 拓宽流量池,用户远不止在京东体系内
京东健康最初的和最主要的流量来源是京东。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是近6亿,而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的年问诊量已过亿,医药零售服务患者也超过了1亿,这组数据已经呈现出用户规模的庞大。但京东健康并不满足于此,“全域”的目标就包括了将流量池从京东体系内,扩大至京东体系外。
未来,京东健康将进行院外全域流量覆盖,通过人群洞察,在线上平台和线下媒体,进行精准的内容投放,以实现引流。同时,针对合作药械品牌的私域流量进行运营,持续帮助品牌进行患者管理,提升患者DOT。
例如,京东健康已与短视频平台开展了新媒体方向的合作;与北京卫视深度合作了《我是大医生》节目,采用明星+名医的结合,开展专业与有趣兼具的科普内容营销。这些都能成为京东健康及其合作品牌获取新用户的方式。
未来,京东健康将持续用数字化打通用户流转链路,实现用户全域营销,并以数智化手段,助力合作伙伴创造渠道增量,为合作伙伴提供营销升级的新思路。
以上这些促成战略目标达成的举措,既有以往业务的横向扩宽或纵向深入,也有诸如探索研究院这样全新的动作。但无论如何,这些举措始终在围绕医疗和医药两大核心业务展开。
新规划落地后,将怎样作用于行业?
作为春节后早早就举办的一场大型行业会议,京东健康的合作伙伴大会受到了合作品牌、医生的广泛关注,才会有现场的热烈氛围。大会上各项规划的落地,也将为行业发展带来直接的意义。
● 推动行业标准化、高质量体系建立
2022年是互联网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起始之年,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各家大企业的举措,都彰显了这一特点。
近年来,互联网医院在数量、服务量等维度上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高质量的服务结果,必然是由高质量、规范化的过程而产生,这就需要企业推动行业来实施标准化流程、强化质量管理。
京东健康以“医教研一体化”为特色的互联网医院,此前就已联合专业学会制定和落地了精神专科等的互联网诊疗专家共识;此后,又成立了京东健康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截至2023年1月,质量管理委员会与相应专科专家合作,发布了包括19个专科、201种疾病在内的《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标准化诊疗路径》,并推出四项互联网医院核心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推动互联网诊疗体系标准化建设,促进行业规范发展。胡亚男介绍,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始终把质量和安全作为医院管理的生命线,从组织机制、质量管理、执业安全、规范培训、系统工具等方面入手打造规范化的医院管理体系。
● 忠于医疗本质,深挖互联网医疗价值
在线下,医教研是医院发展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且需要齐头并进、相互协同;一家医院的综合实力、在权威榜单上排名,也需要基于医教研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衡量。互联网医院作为新的服务形态,同样离不开医教研协同。
互联网医院不能做手术、做检查,这导致业内一度存在“互联网医疗只是外围工具”的质疑。不过,互联网医疗对医疗服务流程的重塑是显而易见的,在重塑的流程中,更大范围的患者院外管理、院外健康数据获取等等,都成为可能,这些也都是患者疾病治疗全程的重要部分,可能改变治疗结局的部分。
不过,当前针对互联网医院的研究大多仍然集中在就医效率、就医便捷度提升上,对疾病治疗本身的研究还未真正开展起来。
再者,随着互联网医院数量的增加,公立互联网医院、各大平台对医生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在一定阶段内,医生总量并不会有大的变化,一名医生的时间和精力也有限,即使平台为医生开发各种提高接诊效率的工具,医生接诊能力也有上线。
因此,帮助医生提升专业能力,帮助年轻医生更快成长,打造出互联网医疗业态中的更多专家、名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医疗资源扩容。
最终,在医教研协同的支撑下,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价值会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看病更方便。
● 连接行业伙伴,共同探索多样化的变现模式
“互联网医疗是为了卖药”,这一争论从未真正停止过。药品销售,既是一种必要,也是一种无奈。
必要是因为药物治疗本就是疾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仅有问诊,没有后续必要的药品供给,互联网医疗服务就不是完整的。无奈是因为互联网医疗在寻找到其他规模化盈利模式之前,药品销售是支撑企业存续的一种方式。当然,任何场景下的药品销售,一定是基于患者安全、患者诊疗需求下进行的。
包括京东健康在内,互联网医疗与药械企业、保险公司以及其他大公司开展合作,推出家庭医生、慢病管理、数字化营销、健康险、健康管理等多种产品,在药品销售之外积极探寻盈利模式。
作为行业“头羊”,京东健康本就拥有广泛连接行业各参与方的强大能力,在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开放平台生态的过程中,有望与合作伙伴开发出更多类型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进而探索更多变现方式。
确定的大方向下,理性面对短期事件
就在京东健康举办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一则互联网医疗政策消息传出:山西省《关于停止互联网医疗首诊的公告》要求,2月10日起,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停止互联网首诊,已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的医疗机构不得对出现新冠相关症状的患者进行互联网诊疗,不得开具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而从2022年12月起,全国多地为了应对新冠感染高峰,临时了开放新冠感染在互联网医院的首诊权限。
我们看到,首诊开放时,业内曾出现一波盲目的乐观,认为首诊有望陆续放开;首诊开始被收回时,又出现了一波盲目的悲观,认为行业被泼了一盆冷水。事实上,这样应对短期事件的政策“来去匆匆”再也正常不过,过度的乐观或悲观,都大可不必。毕竟,即使首诊权持续,新冠感染患者数量也有限,难以支撑一家互联网医院的持续发展。
我们更应该理性地看到,经过多年沉淀,互联网医疗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突出价值已不容忽视,行业持续进行创新探索,早已是大势所趋。那些偶然事件、短期事件,都不足以改变这一趋势。作为行业参与者,每个主体都更应该思考与践行:如何开发真正契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如何让创新模式得以持续。
via 动脉网